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1日电(记者 刘尚君)2月28日,由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主办的“全国两会代表、知名专家控烟与健康研讨会”在京召开。本次会议回顾了我国控烟工作的进展,分析当前形势与挑战,并进一步推动控烟履约工作,提升公众控烟与健康意识,保护民众健康,助力“健康中国2030”目标的实现。
会上,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肖琳主任做了主题发言,她指出,法律缺失、执法难和公众意识不足是当前控烟主要矛盾。她以“徐娇长沙劝烟受阻”事件为例,剖析公共场所控烟困境,建议短期内强化地方性法规执行,长期加速全国立法进程。
在专题讨论环节,与会代表和专家围绕“公共场所控烟如何破局”、“控烟立法的障碍与突破口”以及“烟草税改革的可行性与社会影响”三大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。大家一致认为,在没有全国性法律的背景下,推动地方执行是关键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的经验值得借鉴。同时,公众教育与舆论监督也是提升控烟效果的重要手段。
拓展控烟工作新路径,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贺青华表示,立法方面需多措并举,推动国家立法和综合立法中增加控烟条款;执法方面要严格执行现有法律法规,包括基本医疗卫生健康促进法、未成年人保障法、消防法等和国际法中的控烟承诺。在减少存量烟民方面,要通过技术服务、科学技术手段、戒烟门诊和医保报销等手段帮助烟民戒烟;在控制增量方面,要重点关注青少年,防止他们接触烟草。无烟环境建设方面,要在国家无烟法规尚未完善的情况下,通过各单位的努力扩大无烟环境的覆盖面。
今年是中国履行《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》20周年,据悉,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已发起“无烟单位”倡议,致力于扩大无烟环境的覆盖面,推动控烟工作与《健康中国行动2030规划纲要》的落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