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网

健康频道

首页 >> 要闻 >> 正文

腹部肥胖攻坚:健脾祛湿,如何健,如何祛

发稿时间:2024-06-26 15:09:00 来源: 中国妇女报

  ■ 田昕

  中医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“三焦”的概念,与现代医学的解剖结构几乎一致。

  “三焦不通”是什么?

  “三焦”是中医学的特有名词,是指人体内的气机调节系统。

  上焦包括心、肺等器官,主要调节呼吸和气的运行;中焦包括脾和胃,主要消化食物,吸收营养;下焦包括膀胱、生殖器官等,主要排泄废物和调节生殖。

  中焦的脾胃如果基于各种原因运化不畅,引发痰湿水饮等病理产物堆积,中焦阻滞不通,就最容易堆积脂肪,这就是“大肚腩”产生的直接原因。

  “大肚腩”形成的根本原因,是与身体的代谢异常有关。简单总结就是“上下不通”。中焦的“脾”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。如果人们的饮食结构不合理,长期摄入高热量、高糖高油、高碳水类食物及高糖饮料,如油炸类、甜品、膨化食品等,或者三餐不规律、饥饱无常、饮食过量等,会给脾胃增加负担。饮食积滞导致脾胃运化不畅,会产生痰湿,进而影响体液、血液、气机的瘀滞不通。饮食中营养成分也难以消化吸收,各类代谢产物向上、向下均运转不了,形成湿邪,堆积在中焦形成“大肚腩”。还会出现倦怠、乏力、头脑不清楚、腹胀、排便异常等,还有些人会伴有“上热下寒”的症状,虽说有可能体检指标暂时正常,但疾病都是一点点积累的,腹部肥胖者都是走向诸多疾病的“行路人”。

  肚腩脂肪的深度剖析

  有一种乐观的说法分享给大家:肚腩脂肪多,保暖好;有肚腩穿衣服更可爱;大肚腩没事捏捏,可以减压。

  “肥胖千万种,肚腩是祸首”。

  肚脐周围的赘肉都是脂肪堆积造成的。脂肪,可以分为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。皮下脂肪适当保留一些的确可以保暖,还可以保护内脏。但是贮存于腹腔的内脏脂肪组织对人就不那么友好了。

  内脏脂肪多是指包裹在腹部脏器内外的油脂,即使做抽脂手术,效果也不好。因为内脏脂肪隐藏得深,对人体的伤害性也最大。过多的内脏脂肪会导致血脂异常,形成动脉粥样硬化,会增加心脏病、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;会引发激素失衡,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;会刺激肝脏产生更多的脂肪沉积物,形成脂肪肝,很可能进展为肝硬化或肝癌;还会导致腹部和胸腔空间变小,压迫腹部和胸腔的空间,引起消化不良、便秘和睡眠呼吸暂停。大部分的常见病和高发病,都与以“大肚腩”为特征的中心型、向心性肥胖有关,解决腹部脂肪堆积的问题刻不容缓。

  你能想到的治疗效果,疏通经络都可以做到

  肚子大的肥胖者,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要“疏通”,而人体是自带“疏通管道”的。提到经络,大家一定听说过,没错!经络就是人体内部传递气血的通道,形成网状分布,可达到人体的每个角落。促进气血流通、调节身体平衡、促进身体健康,你能想到的治疗效果,经络都可以做到。

  经过腹部的经络和穴位有很多。包括足少阴肾经、足阳明胃经、足太阴脾经、足厥阴肝经。经络上具有促进腹部脂肪代谢的穴位:上脘穴、中脘穴、下脘穴、大横穴、天枢穴、气海穴、关元穴、水道穴、归来穴、带脉穴等。通过刺激人体相关穴位,能将多余的脂肪分离,经过代谢消耗,通过大小便、汗腺等途径排出体外。还能有效地抑制食欲、抑制胃肠的吸收,最终达到减肥的目的。各穴位的具体位置可以在网络上找到,自己闲暇时间就可以揉按保健。如果追求更明确的治疗效果,要请专业的医生来帮助大家。

  慢功夫让肚腩“土崩瓦解”

  “大肚腩”的成因多是由于饮食积滞、痰湿内阻、气滞血瘀、脾虚湿盛等原因导致的。所以要解决“大肚腩”,健脾祛湿才是王道。

  那么伤脾的原因有哪些呢?

  不良的生活习惯。包括久坐不动、过度劳力、久居潮湿之地、腹部肚脐外露;

  不良的饮食习惯。包括喜食辛辣、油腻、寒凉、甜腻食物、酗酒、饥饱失常;

  长时间的情绪异常。包括焦虑、紧张、恼怒、思虑过度等。

  以上几点,就是消除“大肚腩”的“拦路虎”。脾脏强健,人体的中焦才会通畅,食物才能顺利并彻底地运化吸收,“大肚腩”的物质基础就不存在了。

  此外,通过适量运动进行呼吸训练,并保持平和的情绪和健康阳光的心态,能维持上焦的平衡。适量进食、清淡饮食有利于保持良好的排泄习惯,可以维持下焦的通畅。这样,“三焦”的平衡通畅能保证人体的健康,更是消除“大肚腩”的重要措施。

  运动,建议以快走为主。每天持续40分钟以上,走路时大幅度摆臂,可以带动内脏,使其被迫运动,以动员代谢内脏脂肪。

  饮食,建议逐步调整饭量。到进食的时间,还没有饥饿的感觉,就意味着上顿吃多了。逐步摸索适合自己的食物种类和总量。保持健康的进食习惯,是消除“大肚腩”、并保持小腹平坦、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。

  如何检测自己的“大肚腩”是否超标呢?目测方法,正常人腹部的外形比较平坦,两侧对称。腹式呼吸应该自如流畅,看不见腹壁静脉以及胃肠蠕动。数值方面,可以用软尺在饭前便后测量,平卧或站立的体位。成年女性腰围正常值应小于80cm,成年男性腰围正常值应小于85cm。

  (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、国医堂副主任医师)

责任编辑:张建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