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减肥,重在把握甜蜜“量”
发稿时间:2024-05-30 13:23:00 来源: 中国妇女报
●我们可以不吃糖吗?答案是NO!肌体在缺糖的状态下,大脑中神经元的活动下降,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容易激惹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。葡萄糖也是肌肉活动时的主要燃料,对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供能,增强耐力,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。
●一项五大洲18个国家的研究发现,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百分比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呈U形关联:低碳水化合物摄入(<40%)和高碳水化合物摄入(>70%)都比中等摄入量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。当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百分比为50%~55%时,死亡率最低。
■ 李卉 王习
夏季到来,爱美、健身、养生大军进入控制饮食的时段。5月初,爱美的小郭出现大量脱发、记忆力减退、易怒等症状,她来到医院就诊。医生发现,她为了追求完美身材,戒断了生活中几乎所有的糖类,包括主食。
近年来流行一种说法:糖使人加速衰老、导致肥胖、影响胰岛素功能等。有的博主晒出戒糖100天的“自律”生活——变瘦了、皮肤好了、身上慢性炎症消失了。有的书商推出戒糖相关的书籍,详细介绍戒糖经验。但糖真的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吗?
我们可以不吃糖吗?NO!
当然不可以。糖类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碳水化合物,是身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,身体所需的一半以上能量来自碳水化合物。碳水化合物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糖类(单糖如葡萄糖、果糖,双糖如麦芽糖、乳糖、蔗糖,糖醇如麦芽糖醇、木糖醇等)、寡糖(如低聚果糖、海藻糖等)还有多糖(如淀粉、纤维素等)。
葡萄糖是神经系统和心肌的主要能源。大脑虽然重量只占全身的2%,但是要消耗全身20%的能量。肌体在缺糖的状态下,大脑中神经元的活动下降,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易激惹、记忆力减退等症状。严重时更会出现昏迷、休克和死亡。葡萄糖也是肌肉活动时的主要燃料,对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供能、增强耐力、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的意义。当糖尿病患者糖类供给不足时,身体所需的能量多由脂肪供给,而脂肪氧化不全时会产生酮体,堆积过多会引起酮症酸中毒。
在2019年五大洲18个国家的研究发现,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百分比与全因死亡率之间呈U形关联:低碳水化合物摄入(<40%)和高碳水化合物摄入(>70%)都比中等摄入量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。当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百分比为50%~55%时,死亡率最低。
哪种糖是人体必需的?
首先是主食,应以谷类、薯类为主。谷类食物不仅富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,其蛋白质含量多为8%~12%,因其摄入量较多,所以谷类也是植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。
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食物多样、合理搭配的膳食原则,成年人每天摄入谷类200~300g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~150g,薯类50~100g。与精制米面相比,全谷物和杂豆类可提供更多的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、纤维素等营养成分,对降低肥胖、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肿瘤等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具有重要作用。在烹调主食时,大米可与糙米、杂粮(燕麦、小米等)以及杂豆(红小豆、绿豆等)搭配,做成二米饭、绿豆饭、红豆饭、八宝粥等,粗细搭配、增加食物品种。
其次,可以选择含多糖的食物,由于其化学结构复杂,人体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分解和吸收,因此它们提供的能量释放较为平稳。如纤维素,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,但是可以增加饱腹感,有助于控制食欲,防止摄入过多的能量。同时,纤维素在肠道中可以帮助肠道蠕动,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,从而降低体内胆固醇水平,预防便秘的发生。另外,多糖类物质如银耳多糖、枸杞多糖、菌菇多糖等有抗氧化、调节机体免疫等功效。
再次,寡糖中的低聚糖也是不错的选择,它是由2~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,其甜度和能量低,既不像单糖那样会被迅速吸收导致血糖升高,又不像一些多糖那样完全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利用,而是直接进入大肠,被肠道菌群分解,产生有益健康的物质,如短链脂肪酸。同时还可以刺激有益菌群生长,改善肠道环境。
此类食物包括香蕉、桃、洋葱、豆类等,被认为是糖友可以放心吃的“好糖”。但此类食物摄入过量可能会导致腹泻、腹胀等不适,应注意适量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:成年人每天的低聚糖的摄入量应为20~40g;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摄入量稍高,推荐为25~45g;儿童每天的推荐摄入量为10~20g。
最后说一下果糖。果糖是一种单糖,几乎总是与葡萄糖同时存在于植物中,尤其是菊科植物如洋蓟和菊苣中。在糖类中果糖最甜,是蔗糖的1.2~1.5倍。但是果糖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,主要通过肝脏代谢产生脂肪酸,再进一步合成甘油三酯。如果摄入过多果糖,会增加肝脏负担,造成危害,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,扰乱嘌呤代谢、升高尿酸,增加痛风的风险等。
过量的糖:癌细胞的最爱、杀死益生菌
大量科学研究证实:多糖的饮食易得癌。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,都需要糖类提供营养,正常的细胞如此,癌细胞也是如此。然而在利用糖的方式上,两者之间是不同的。正常细胞对糖的利用,通常需要在有氧的帮助下完成。而癌细胞则不需要,它通过一种被称为无氧酵解的方式,快速利用葡萄糖为自己供应能量。此外,高血糖可以导致糖尿病和肥胖,而这两种疾病本身就是癌症的危险因素。
糖会杀死若干能防止肥胖和疾病的肠道细菌。加工食品中的巧克力、饼干、蛋糕常常含有大量糖分,食用时很容易超过本该摄入的糖分上限。同样确凿的是,食物在通过消化器官时留下痕迹,并对肠道中游荡的微生物产生影响。在小鼠实验中科学家们也观察到,富含糖分的饮食滋生的细菌能杀死促进免疫的微生物群,更多的脂肪通过肠道黏膜进入小鼠体内,小鼠们不仅变得超重,而且更容易生病。
0卡≠0热量,0糖≠没有糖
我们要警惕下面两种糖:一是更容易被吸收的“液体糖”。市场上一些饮料产品标注“0蔗糖”,一些消费者误以为“0蔗糖”等同于“0糖”,其实是没有蔗糖却含有单糖、双糖和多糖等其他碳水化合物。它们也会在人体内转化为葡萄糖,产生的热量并不比蔗糖少,食用过量后导致血糖升高、体重增加等风险。
二是一些饮料使用代糖。代糖从工艺上分为两种:一种是植物提取的糖醇类、甜菊糖等甜味剂,如麦芽糖醇、木糖醇、赤藓糖醇等。另一种是人工合成的人造甜味剂,如阿斯巴甜、糖精、三氯蔗糖、甜蜜素、安赛蜜等。而这其中只有赤藓糖醇是零热量,木糖醇的能量和蔗糖类似,山梨糖醇和甘露醇虽然比蔗糖低,但是吃多了不仅会造成超重肥胖,还可能导致人体血液里的甘油三酯水平升高,增加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。
最新研究结果显示,人造甜味剂(尤其是阿斯巴甜和乙酰磺胺酸钾)的摄入会使人体总体癌症风险增加13%,其中患乳腺癌的风险增加22%,患胃癌、肝癌、结肠癌和直肠癌等“肥胖相关”癌症风险增加15%。
代糖还可能会干扰氨基酸的代谢,进而影响神经递质平衡,比如影响大脑中儿茶酚胺类物质的水平,使神经系统过度兴奋,更易焦虑、抑郁。
另外,还有不易察觉的“隐形糖”。那就是添加的糖,白糖、冰糖、各种糖浆等。常见的食物有饮料、深加工食品(如腌制食品、罐头、微波餐等)、精制碳水(如含糖早餐谷物、白面包等)、酱料(如烧烤酱、番茄酱等)。这些食品中添加糖以增加口感。
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》)建议:每日添加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,最好控制在25g以下。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,都应该将其控制在每天摄入总能量的10%以下,最好能进一步限制在5%以下。以轻体力活动的成年女性为例,其每天的总能量摄入推荐值是1800千卡,10%就是180千卡,相当于45克糖。而一瓶500毫升可乐的含糖量,就能轻松超过45克!
还有鲜榨果汁,虽然看起来健康,但很多果汁中含有与碳酸饮料相当的糖分。建议直接吃水果,更好控制糖分的摄入。
(李卉,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医师;王习,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营养科营养师)
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中消协网站消息,六一儿童节快到了,不少家长打算给孩子挑选服装,然而市...
2024-05-30 13:29:00近日,福建福州、江苏无锡、安徽合肥等地公安相继发布提醒,中、高考临近,家长和考生应警惕...
2024-05-30 13:25:00中国电力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姚小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目前正接受中国能源...
2024-05-30 13:27:00中国贸促会30日公布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,81.6%的中国外贸企业预测上半年出口向好或持平,65.1...
2024-05-30 13:18:00北京时间30日,世界斯诺克巡回赛(WST)通过其官方社交媒体公布了世界女子斯诺克(WWS)的最新赛...
2024-05-30 12:27:005月29日上午,安徽滁州市委书记许继伟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,传达学习安徽省委专题会议...
2024-05-30 11:19:00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沿海城市迅速发展。从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,到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确立,再...
2024-05-30 11:04:00近日,安联集团发布最新《2024年安联全球保险业发展报告》,分析全球保险市场2023年的业务表...
2024-05-30 10:51:00在儿童节和端午节来临之际,很多家庭都有出行、游玩的计划。北部战区总医院皮肤科主任牛军在...
2024-05-30 10:33:00正午时分,坐落于丝绸之路上的高昌城在阵阵鼓声中开市,商铺林立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,一队骆...
2024-05-30 09:44:00端午近,粽香飘。5月28日,来自浙江嘉兴各县(市、区)的80余名台胞台属们参加了2024嘉兴端午民...
2024-05-30 09:44:00在2024年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上,文化和旅游部发布《“新疆是个好地方”新疆旅游消费专项行动...
2024-05-30 09:44:005月29日,2024年超长期特别国债(二期)正式在二级市场上市交易。
2024-05-30 09:42:00医学专家说,“很危险,可致人中毒、感染疾病”;法律专家认为,“不仅学校和家长要担责,还...
2024-05-30 09:33:00作为代表性“刺客”之一的钟薛高曾经推出的每支定价66元的“厄瓜多尔粉钻”雪糕、“杏余年”...
2024-05-30 09:27:00今天(5月30日)北京体感较热,最高气温将升至33℃,下午有分散性短时雷阵雨,午后到夜间阵风明...
2024-05-30 09:18:00在22天的极限时间内,24岁的宋兴宇与朋友一起制作了一架可操控的“航天飞机”,并成功发射。...
2024-05-30 09:09:00中部如何崛起?为何要加快崛起?
2024-05-30 08:55:00据日本媒体报道,近期,日本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(STSS)患者数激增。
2024-05-30 08:51:00今天(5月30日)南方强降雨依然不下线,其中广西南部和北部、海南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...
2024-05-30 08:48:0029日,“聚力向新——‘看税收走基层’”网评品牌活动走进湖北,并在武汉召开座谈会。
2024-05-30 08:23:006月1日8时至2日8时,西藏东南部、江南中东部和南部、华南中部和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,...
2024-05-30 08:21:00李晶也提到,弹性工作制下,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不易计算,需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来确...
2024-05-30 08:12:00对北京友谊医院减重与代谢外科主任医师张鹏来说,四五百斤的肥胖症患者近年来已不罕见,走进...
2024-05-30 08:03:00题:三大一线城市接连出手 中国楼市政策力度超预期 上海27日发布楼市新政“沪九条”,将非沪...
2024-05-29 21:28:00近期一些西方政客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“产能过剩论”。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表示,现阶段...
2024-05-29 21:20:002024年端午小长假即将来临,各地节日传统相关的特色旅游项目成为端午出行热点。
2024-05-29 21:15:00“喝茅台也能喝死人。喝死人以后,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?我认为没有必要。”近日,面对央...
2024-05-29 20:48:00今天,中国科学院发布《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(2024)》(以下简称《研究报告》),《研究报...
2024-05-29 20:39:00日前,经福建省委批准,福建省纪委监委对黄文胜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。通报还...
2024-05-29 20:36:00近日,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关于防范“套路运”“套路贷”等各类形式诱骗贷款的风险...
2024-05-29 20:36:00端午小长假临近,出游相关话题热度持续升温。随着端午假期气温升高,海滨海岛游成为很多游客...
2024-05-29 18:57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