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青年网

健康频道

首页 >> 要闻 >> 正文

年轻人吐槽“膝盖以下‘麻木不仁’”?专家送上冬日“暖脚指南”

发稿时间:2024-01-02 11:18:00 作者:杨蔚然 王小蓉 来源: 长沙晚报

  进入三九寒冬后,虽然白天还有些阳光,但早晚让人冷得瑟瑟发抖,一股冷气透过鞋底顺着双脚蔓延到全身,“膝盖以下‘麻木不仁’”竟成为是网上年轻人吐槽的话语。为什么脚对寒冷更敏感?脚受寒会引发哪些疾病?为了能让脚热起来,不生冻疮,记者今日采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(湖南省中医院)护理部部长、主任护师朱诗林,她给大家送上一份科学的冬日“暖脚指南”。

  为什么脚对寒冷更敏感?

  进入冬季,为什么脚感觉是最冷的?朱诗林表示,首先,脚冰凉与末梢循环不良有关。天气寒冷,导致肢体末梢的小血管收缩、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。

  人的心脏就好比一个小太阳,悬在身体里面,温暖全身。而身体为减少热量散失,会减少四肢和皮肤血流,优先让内脏和大脑保持温暖。又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,人体气血运行到四肢百骸的路程最长,导致血液供应往往不足。

  再加上脚的脂肪层比较薄,则更加畏寒怕冷,因此有了“寒从脚下起”一说。

  经常脚冷会导致哪些疾病?

 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。关于养生有句俗语,叫“头对风,暖烘烘;脚对风,请郎中”。朱诗林解释说,头部适宜保持相对低温,足部应该注意保温,否则容易导致一些常见疾病。

  感冒乘虚而入。脚部受凉,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毛细血管收缩,这时潜伏在鼻咽部位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,引起最常见的季节性感冒或鼻咽呼吸系统疾病。

  诱发关节炎。神经末梢受凉后,会让正常运转的血管组织收缩,导致血管舒张的功能失调,诱发动脉痉挛、关节炎和风湿疾病和突发心脏病等疾病。

  加重经期不适。对于女性来说,经期更要防止脚部受寒,否则可能出现痛经、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等情况。

  让脚“升温”,记住关键要“保温”

  寒头暖足,既是古代中医学的治病准则,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。朱诗林认为,要先学会让脚“升温”,改善怕冷体质;还要记住最重要的“保温”,做好脚部保暖,留住温度。此外,以下六点可以了解并掌握。

  站着踮脚跟。是最简单有效的“扶阳大法”。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,刺激肾经穴位,也能对脚部涌泉穴实现按摩的功效,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,预防下肢静脉曲张,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,脚部自然就会回暖。

  早起早睡。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凌晨1~3时肝经当令,此时是调养肝经的最佳时机。冬天万叶凋零,天气转寒,世间万物的身体机能都在变缓,要等到春天万物复苏的时节才会活动,谓之冬藏,人不可逆天而行,不可肆意熬夜,消耗身体机能。

  多运动。“以步代车走,活到九十九”。现代医学称双足为“第二心脏”。中低强度运动时身体产生的热量是安静时的3至5倍,经常锻炼身体,行走时脚部肌肉的收缩与松弛,能使静脉血管内血液的流速增强,从而减轻心脏回收血液的负担,确保血液循环畅通无阻,增加产热,提高脚部温度。

  每天泡脚。热水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。适宜泡脚的人群,每天睡前1小时,用40℃~45℃以内的热水(不烫手为宜),泡脚15分钟左右。最好加一些中药材,如艾叶、生姜、肉桂,三者合用,起到温暖、疏通人体经络、驱散阴寒之气的作用。

  疏通经脉和穴位。艾灸是自古以来的保健之术,冬季艾灸脚底穴位能使热气内注,从而温煦气血、透达经络,达到驱寒散淤、行气活血等作用。中医讲“背为阳”,人体的督脉、足太阳膀胱经均分布于后背,所以要多晒背部,借助自然界阳气温通经脉。

  多吃抗寒食物。多吃低脂蛋白质食物,如鱼肉、家禽肉;吃富含碘的食物,如海带、紫菜、海蜇、贝壳类等;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,如粗粮、动物肝脏等,扩张末梢血管;适当以姜、葱、辣椒、大蒜等为佐料,促进血液循环;多吃当归生姜羊肉汤,当归补血活血,生姜和羊肉温阳驱寒。

责任编辑:张建伟
加载更多新闻